记者走底层·充电学习 高兴假日|博物馆里赏“青铜”

liukang20244天前朝阳吃瓜46
10月5日上午9时,秦皇岛博物馆刚开馆,张雅涵就到了。
“趁着放假,来给自己充充电。”张雅涵说着,举了举手里拿着的几本儿童绘本。
张雅涵是书适熊阅览空间主办人,也是一名文博喜好者。
10月5日,文博喜好者张雅涵到秦皇岛博物馆为自己“充电”。河北日报记者 张 辉摄
“曾经我喜爱全国各地跑,特别喜爱到各地的博物馆观赏,看各种国宝,感触优异传统文化的巨大。”张雅涵说,这个喜好也传递给了儿子,她还常常为了一件书中介绍的国宝,带着儿子奔走数百公里到博物馆观赏学习。
3年前,张雅涵开端从事儿童阅览教育活动。到博物馆研习是她安排的各类活动中的一项。每次活动,她都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,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前史常识。
“向孩子介绍常识之前,咱们必须有足够多的储藏才行。”张雅涵说。
张雅涵的书店里有7000多本儿童绘本,都是她在一场场书博会上精心选择回来的,其间许多都是关于各地博物馆以及文物、国宝的书本,她今日也随身带了几本。
但只看书仍是不行。自从秦皇岛博物馆开馆,张雅涵就成了这儿的“常客”,每月至少来一次。并且简直每个长假,张雅涵都会预留足够的时刻到博物馆学习。
入馆后,张雅涵径自来到第二展厅的商周时期前史展。
“我一向想安排一次关于青铜器学习的活动,今日特别过来弥补一下青铜器方面的常识。”张雅涵说。
来到“镇馆之宝”之一的乳钉纹铜簋前,张雅涵仔细观看文物的外形,用手机摄影,倾听讲解员的介绍,并不时做笔记、画图画。
观赏完第二展厅,张雅涵领着记者前往第三展厅的秦汉时期前史部分。
在一个青铜“果盘”前,张雅涵再次留步。
“它叫铜盘,是古人洗浴时用的,但通常被误认为是盛东西的。”张雅涵又指着周围的一个相似“分酒器”的器皿说,“这是铜匜,洗浴时倒水用的。”
“铜盘与铜匜合作运用,行沃盥之礼。”张雅涵说着说着,忽然如同想通了什么,眼睛一亮。
“这不便是一个活动的切入点吗?能够让孩子们经过了解沃盥之礼,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有一个更深的知道。”张雅涵快乐地说,并在笔记本上敏捷做好记载。
“博物馆是一个感知前史和国际的窗口。来博物馆,不只是学习常识,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想方法,一种了解前史、认知国际的思想方法。”张雅涵说。
从展厅出来,张雅涵找了一处安静的当地坐下,翻开带来的绘本,翻开刚刚做的笔记,不时用手机查找相关内容,然后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载下来……(河北日报记者 张 辉)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端午假日来考古博物馆听考古人讲考古

端午假日来考古博物馆听考古人讲考古

6月9日,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内展开“维护文明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”系列活动之考古人讲考古、玩转纸盘画,现场文明气味充满,热闹非凡。据了解,“考古人讲考古”作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IP项目,...

为什么突然之间一切博物馆都长满了人

为什么突然之间一切博物馆都长满了人

“博物馆能让我暂时跳出日常日子的语境,去沉浸于感触某一段前史。比方在西安碑林博物馆,看着一墙的墓志铭,似乎穿越时空,看到了一个个从前具体鲜活的,也许是‘小角色’的终身,这是一种博物馆带来的一起而深入的...

友情链接: